韩建业丨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
广义来说,从考古学诞生开始,就有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。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后,就写了一本书《中华远古之文化》,把中华文化的源头追溯至仰韶文化。而从国家起源的角度讲文明起源,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,至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讨论热潮。
广义来说,从考古学诞生开始,就有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。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后,就写了一本书《中华远古之文化》,把中华文化的源头追溯至仰韶文化。而从国家起源的角度讲文明起源,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,至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讨论热潮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(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)近五年重要成果发布暨“构建中国考古学自主知识体系”学术研讨会,9月28日在北京举行,多位考古专家学者应邀发表主旨演讲,聚焦学术研讨会主题积极建言献策。
今8000年前后,裴李岗文化、上山文化、高庙遗址等考古发现表明,中华先民已形成敬天法祖的“一元”宇宙观,出现数卜、八卦符号、土葬族葬、龙凤崇拜等精神文化体系。距今6000年左右,庙底沟类型扩张促成早期中国文化圈形成,中原、东方、江汉、辽西等地出现大型聚落与差异
广义来说,从考古学诞生开始,就有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。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后,就写了一本书《中华远古之文化》,把中华文化的源头追溯至仰韶文化。而从国家起源的角度讲文明起源,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,至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讨论热潮。
据贾湖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李金斗介绍,“在中心墓地,我们合计发现墓葬200余座,其中10座存在木棺迹象。”“对其所在处的土壤进行检测分析显示,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周边区域。”